
选手在比赛中推介产品。记者陈善君摄
昨天上午,2025年“鄞领新农人”直播大赛在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学术交流中心举行。大赛聚焦鄞州区农民直播能力提升,8位“新农人”选手展开了一场精彩纷呈的较量。活动通过比赛锻炼农产品直播队伍,拓宽鄞州优质农产品销售渠道。
53岁的戴海龙来自姜山和协农场,拥有十几年自驾游经历的他,目前经营着一家集种植、露营、休闲于一体的乡村农场。他站在直播镜头前,手持新鲜出土的土豆,语气中充满着自豪:“这些土豆是我们农场采用古法种植的,我一次能吃三斤!”说着,他切开土豆展示金黄的内里,“不打农药、自然生长,这就是咱的品质……”
“00后”郑思敬是宁波财经学院大四学生,即将毕业的她也是东钱湖城杨村乡村CEO助理。她在推介网红窑烤面包时活力满满:“这是城杨村日销500个的网红窑烤面包,只用全麦粉、天然酵母、山泉水,还有自家熬制的果酱,零添加剂。咬一口外酥里软,麦香四溢!”

选手们用生动的语言,将福泉山茶场的东海龙舌茶叶、闻名遐迩的雪里蕻雪菜、新品种爆浆玉米等鄞州优质特色农产品及非遗农产品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比赛现场,由农业农村部门相关负责人、乡村运营和电商直播领域专家等组成的评审团对选手进行了逐一打分。最终,宁波智慧天成品牌策划公司的段利娟获得一等奖,东钱湖镇城杨村的郑思敬获得二等奖,姜山镇和协农场的戴海龙获得三等奖,其余5名选手荣获“鄞领兴农人”直播新星奖。
戴海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作为经营农文旅一体化农场的农场主,如何推广自家农场一直是我思考的问题。通过这次培训和比赛,我掌握了电商直播这个工具,相信借助农业直播电商,我的产品能卖到更远的地方,农场也会吸引更多游客。”

“听了专家的评价,才知道如何改进和提升直播效果,这对我来说非常必要!”郑思敬说,“去年10月起,我带着毕业论文的选题与对未来事业的憧憬,走进东钱湖镇城杨村,成为一名‘新农人’。直播培训让我学会讲清楚产品卖点,这次大赛又给了我实践的机会,让我受益匪浅。”
“我们学院设有电子商务专业,通过校地合作,将最新的农业直播电商技术传授给鄞州的农人,并通过‘以赛代训’的形式,让农民走上大赛舞台,做到学以致用。”浙大宁波理工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吴春表示。
据介绍,大赛前,鄞州区农业农村局联合浙大宁波理工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已举办四期“兴农人”工程农业电商直播专题培训班,邀请具有实际直播带货经验的网络大V,为200名农创客和乡镇农业从业者提供农产品直播文案撰写等定制课程。
“农业直播电商正日益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销售渠道!”鄞州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鄞州作为宁波市经济强区,历史文化悠久,农业产业基础雄厚,特色农产品丰富,但受传统销售模式限制,市场辐射范围较窄。电商直播的兴起,为该区农产品走向全国乃至全球市场提供了新机遇。通过系统培训和实战演练,鄞州区正着力打造一支能熟练驾驭电商直播的高素质农民队伍,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宁波晚报记者 陈善君 通讯员 吴浩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