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上午,“指挥棒下的永恒诗篇——樊承武艺术珍藏捐赠仪式暨经典作品集腾讯音乐娱乐全球首发活动”在温州博物馆举行。以此纪念中国著名指挥家樊承武先生的艺术成就,并通过珍藏捐赠与数字音乐首发,探索文化遗产传承新路径。
当天上午,时光的尘埃在博物馆大厅里凝结成诗,那些曾被樊承武的指挥棒点染过的音符,从《梁祝》的蝶翼间、《白毛女》的雪色中苏醒,与故土的呼吸同频震颤。
樊承武(1932年-2016年)生于温州这片浸润山水诗韵的土地,自幼从江心屿的晨钟暮鼓中聆听韵律,在南戏瓯乐的袅袅余音里感悟美学。1955年,他考入上海音乐学院,师从杨嘉仁教授及前苏联指挥家迪里济耶夫,奠定深厚的专业功底。1959年,年仅27岁的他带领学生乐团完成《梁祝》首演,与作曲家何占豪、陈钢,小提琴家俞丽拿共同缔造“中西合璧”的经典。1965年,他执棒《白毛女》首演,将板胡、竹笛融入交响乐,并特邀歌唱家朱逢博献声,开创“芭蕾民族化”先河,用音符勾勒出民族解放的壮丽画卷。
作为教育家,樊承武培养了陈燮阳、林友声等指挥名家。中国流行乐坛的代表性人物吴涤清更称其为“永远的恩师”。现场,吴涤清动情回忆恩师:“1984年,他为我首张黑胶唱片《梅兰梅兰我爱你》执棒,教会我如何用交响乐为流行乐注入灵魂。”他向博物馆移交了樊承武生前珍藏的指挥棒、手稿及首版《梁祝》等黑胶唱片,温州博物馆为其颁发收藏证书,标志着这批艺术瑰宝正式成为城市文化记忆的一部分。
活动现场,通过多媒体展播了《梁祝》首演历史影像及《白毛女》珍贵片段,重现经典瞬间。作曲家何占豪、温籍艺术家黄甦等通过视频致辞,回溯与樊承武的艺术合作。樊承武的侄女、中国音乐学院教授樊禾心,以及其少年挚友、90岁高龄的温二中退休教师林长儒亲临现场,以不同视角还原大师形象。腾讯音乐娱乐集团代表宣布,收录100多首的樊承武经典作品集全球首发。“科技+文化”的融合模式,助力传统音乐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生。
温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相关负责人在致辞中动情诠释这场“文化反哺”:参天之木必有其根,这些藏品是中国现当代音乐史的鲜活切片,串联起温州与民族音乐发展的不解之缘。此次捐赠活动也为“让文物活起来”树立了新范式。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珍藏是文明的密码。温州将以更开放的姿态推动艺术遗产活化。正如樊承武在《我的自画像》中所写:“温州是我生命孕育之摇篮,能为家乡文化艺术尽绵薄之力,乃一生夙愿。”今日,这份夙愿已化作永恒乐章,在故土回响,与世界共鸣。
原标题:指挥棒下的永恒诗篇
樊承武艺术捐赠与经典作品全球首发在温举行
记者伍秀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