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种植基地

菜头肾
曾经走南闯北,如今回温州再创业。4年前扎根老家永嘉县云岭乡大山深处种植“菜头肾”,精心呵护视若珍宝,现在1000多亩菜头肾长势喜人,不仅自己蹚出一条创业致富路,还带动当地50多位村民创收。他就是浙江上坪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创始人马奇辉。
“走归”,立志推广菜头肾
出生在云岭乡大山里的马奇辉,20多岁出门经商。他在上海收过废铁,在河南卖过电器,在云南种过西瓜。2020年春节前夕,永嘉县云岭乡的寒雾还未散尽,返乡过年的马奇辉因疫情爆发滞留家中。在空闲时光里,一段过往记忆浮现眼前:7年前,他探望病榻上的外公时,目睹母亲与姨妈日夜照顾外公,十分操劳却精神满满的,而她们手中那碗泛着清香的草药汤,成了解开谜题的钥匙。
“那汤是用山上挖的‘菜头肾’煎的。”母亲说道。“我也喝一碗,喝起来甘甜润喉,有股清香味。”马奇辉回忆着,这“老祖宗传下来的好东西”能否走出深山,成为现代人养生的新选择?敏锐的商人直觉嗅到了更深层的可能性:这种深藏山野的草药,如果仿野生种植,加上深加工包装推广,会有市场前景。
“父亲的话让我坚定种植菜头肾。”马奇辉的父亲是位老中医,退休前在当地卫生院工作。父亲告诉他,菜头肾是浙南独特的名贵草药,也叫土太子参,永嘉医派历代名医都曾记载。菜头肾是温州传统“七肾汤”的主要原料之一,其味微甘,补肾养阴,用于肾虚腰痛、阴虚牙痛、肝炎、肾炎等,对调理血糖、失眠具有一定的作用。父亲对菜头肾高度肯定的一番话,使马奇辉吃了“定心丸”,立志把菜头肾进行推广,让更多的人从中受益。
投资近千万元,种植千亩基地
决心种植菜头肾的第一天,马奇辉和母亲一起上山挖掘野生菜头肾,把它们移栽在菜园和农田里。一段时间过去,菜头肾的生长并不理想,根系孱弱,叶子枯萎,挖根泡水试喝苦涩难咽,全然没有他记忆中的清甜。后来又用一些其他方法试种了很多地方,发现种植在带有石子的金色土壤里长出来的最好,根系强壮,颜色好看,味道甘甜。
成熟后的菜头肾挖出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他们煮水喝了有人反映睡眠质量改善、有人说腰不痛了……反馈的效果更加坚定了他种植菜头肾的决心,2022年成立浙江上坪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开始系统研究种植技术,并进行大面积种植。种植基地选择在高山山地里,地下铺以有机羊粪,禁用化肥农药,坚持人工除草,仿野生种植。根据菜头肾喜阴的特点,套种玉米,利用玉米树遮阴,利于菜头肾生长还额外增加玉米收入。如今,公司已建立一套仿野生种植体系,菜头肾种植面积超过1000亩,每株上市的菜头肾生长周期保证在三年以上。
“中草药讲究的是效果,搞种植要肯下笨功夫,种植的菜头肾如果没有疗效,那等于一文不值。”马奇辉说,为了拒绝使用除草剂,采用人工拔草,仅此拔草一项每年要支出人工工资200多万元。目前种植1000多亩菜头肾,累计资金投入超900多万元。
充满信心,期待着茁壮生长
谈到回乡投资种植菜头肾这件事,马奇辉无怨无悔。但也要面对遇到的不少困难,“菜头肾属于浙南本草,没有列入国家药典,不属于药材,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销售渠道。目前,南京中医药大学已对菜头肾优质种源选育、产品性状鉴别与有效成分分析、林下栽培规范化生产技术等进行研究,为菜头肾道地药材认定、规模经营、产业链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去年5月,内蒙古一位网红来永嘉住宿在马奇辉家,喝了菜头肾泡水茶,感觉当天晚上睡眠有改善,体验了几天,她决定直播卖货,目前回购率很高。受到启发,马奇辉成立了电商团队,注册了“浙南云颠”商标,设计包装礼盒,打造温州特有的“伴手礼”。根据温州民间有用作煲鸡鸭汤原料的习俗,马奇辉跟市区酒店合作,推出菜头肾煲鸡鸭、猪蹄等特色养生菜。
他还与温州科技职业学院深度合作,学院对菜头肾种植模式与加工方法进行研究,并帮助菜头肾品牌“浙南云颠”的策划与推广,拓宽产品销售渠道。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园林与水利工程学院院长应苗苗表示,菜头肾作为浙江特有的药用植物,具有养阴补肾功效,从种植到深加工的全链条开发潜力巨大,涵盖医疗健康、食品开发、生态经济等多个领域。
对于未来,马奇辉充满信心并有着清晰的蓝图:“希望把云岭打造成‘菜头肾之乡’,让菜头肾成为云岭乡的新名片。”守住传统的根,又要长出创新的叶。当现代科技嫁接传统智慧,深山里的“土太子参”,期待着茁壮生长。
来源:温州日报
原标题:千亩“菜头肾”,唤醒本草生命力
——记回乡创业者马奇辉
记者:林少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