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新闻 > 浙江 > 温州

钢筋丛里走出的“技能状元”贺刚:用一根根钢筋“绣”出人生

日期:2025-04-29来源:703804散讲温州作者:温州大学研究生院

  在建筑工地的钢筋丛林里,贺刚的故事像一根穿透时光的钢筋,坚韧而有力。从初入工地的青年到全国技能大赛冠军,他在一根根钢筋上“绣”出自己的工匠人生。

  1995年,20岁的贺刚从武校毕业,带着做保安和保镖的梦想来到温州。现实却将他引入建筑工地的钢筋世界。那年夏天,工棚闷热,他肩扛钢筋,手上水泡渗血。面对苦累,他疑惑:“绑钢筋能有什么出息?”

  一次,他看到老师傅绑扎的梁柱误差仅几毫米,心中突然生出敬畏:原来绑钢筋的技术也可以如此精准。师傅鼓励他:“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句话点燃了他改变的决心。

  后来,他开始主动学习。别人休息,他去书店查资料,工地上谁技术好,他就凑上去学。有时装作找亲戚,混进其他工地偷看一天。“不肯教的,我就想办法学。”他笑着说,眼里却藏着那时的坚持。

  日复一日,他的技术越来越精。规范、图纸、计算、下料,样样不落。从普通工人到班组长,他成了工友口中的“有能耐的小子”。

  2006年,他参加温州市建筑业技能大赛,一路晋级,夺得全国桂冠。在央视《劳动榜样》节目中,他三分钟在两米长的钢筋上绑出40个小孔,误差仅两毫米。有人形容他:“像是在钢筋上绣花。”但他说:“我只是比别人多做一点,扎得更快、更稳一点。”

  那年9月,他作为技能工人代表走进北京人民大会堂,面对全国观众演讲时,手心满是汗。那一刻,他知道自己没有选错路。回温后,他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把人生与更高使命连在一起。

  灾难面前,他总冲在第一线。2008年汶川地震,他积极捐款捐物、参与支援;2011年温州动车事故,他组织在温州的四川青年义务献血;疫情期间,他搬运物资、张贴告示,哪里需要他,就出现在哪里。

  随着技术积累,他开始关注年轻工人的成长。他创办“贺刚班组”“技能大师工作室”,培养出一批批获奖学徒。不少徒弟走出温州,在省市大赛中崭露头角。

  如今,他是浙江兴业市政工程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副主任,带团队搞研发、写教材、申请专利。他还与高校合作,为家乡学子提供实习机会。有学生家境困难,他慷慨资助几年的学费:“既然能帮,就帮一把。”

  “我从建筑工地钢筋工走过来,走得慢,但没有回头。”贺刚说。他曾梦想做保安,如今却用一根根钢筋,撑起了城市一座座高楼,也托起了一群年轻人的未来。

  原标题:钢筋丛里走出的“技能状元”贺刚:

  用一根根钢筋“绣”出人生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