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新闻 > 浙江 > 温州

民企为何盛产劳模?从温州看劳模含“民”量

日期:2025-04-29来源:温州第二高级中学作者:温州台风网最新台风

  昨天上午,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2426人受到表彰,包括1670名全国劳动模范和756名全国先进工作者。我市7名全国劳动模范和2名全国先进工作者在人民大会堂接受表彰。

  温州此次获殊荣的9人,分别是全国劳动模范谢明辉(浙江长城搅拌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研发市场总监)、贺刚(浙江兴业市政工程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副主任)、许延林(温州交运集团城西公交有限公司公交车驾驶员)、朱立科(浙江一鸣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蓝学许(泰顺县月蓝舍民宿负责人)、黄丽娜(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瑞安市支行仙降支行副行长)、徐仙华(浙江浙能乐清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维护部电仪党支部书记、副主任),以及全国先进工作者林彩霞(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庭副庭长)、吴军(浙江省温州中学党委书记)。

  谢明辉

  许延林

  朱立科

  贺刚

  蓝学许

  林彩霞

  黄丽娜

  徐仙华

  吴军

  从这份荣誉名单可见,朱立科是民企负责人,谢明辉、贺刚是民企一线技术人员,他们都来自民营企业,占了三分之一。

  民企为何盛产劳模?我们以民企大市温州为样本来看劳模含“民”量高的原因。

  从民企中走出的劳模越来越多

  温州是我国民营经济重要发祥地之一。民营经济是温州最大特色、最大资源和最大优势。截至2023年,温州民营经济拥有全市93.6%的企业数量、创造82.7%的生产总值、贡献约90%的税收、占到95.7%的外贸出口、提供92.8%的就业岗位,在国民经济各领域均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为“榜样的力量”,劳模的树立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而随着民营经济快速发展,从民企中走出的劳模也越来越多。

  2024年共有120个温州市劳动模范集体、280名温州市劳动模范受到表彰。从表彰名单可以看出,在市劳动模范集体中,民营企业有51个;在市劳动模范中,来自民营企业的有146名。

  我国经济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更多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去年温州市级劳模的评选也体现了这一点——注重推荐发展新质生产力,向创新型人才、高技能人才倾斜;面向基层、面向一线、面向普通劳动者,向产业工人、新业态劳动者倾斜;注重发展现代农业、奔向共同富裕。

  去年受表彰者中,包括19个行业大类,以制造业、教育、农业、卫生、电力、交通运输、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相关行业居多;26.4%的集体、29.6%的个人属于新质生产力对象;18个集体、64名个人来自数字经济、智能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生命健康等温州战略性新兴产业。而这些行业和产业,恰恰是民企大放光彩的地方,这也是民企盛产劳模的重要原因。

  温州已评选出各级劳动模范4000多人次

  各级劳模评选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当时的评选主要对象来自“工农兵”三方面。以全国劳模为例,“大庆铁人”王进喜、“掏粪工人”时传祥、“农业劳模”申纪兰……都属于大家耳熟能详的初代劳模。

  来自民营经济领域的劳模出现的时间相对较晚,基本都在改革开放后。1985年,陈振江、杨立文,两位温州个体户当选浙江省劳动模范;1999年,胡成中、南存辉、张童生等温州民营企业家当选浙江省劳动模范;2005年,私营企业主和外来务工人员首次纳入全国劳模评选范围。这一年,温州金州集团董事长郑永强成为温州首位登上全国劳模榜的民营企业家;2024年,两位快递小哥彭正、洪天祥获温州市劳动模范。这是温州市开展劳模评选以来,首度将这一荣誉颁给快递小哥,他们是温州20多万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代表,而他们同样来自民营企业。

  截至2024年,温州市劳动模范共评选了30届,评出3439人次,加上全国劳动模范、省级劳模等在内,温州已评选出市级及以上劳模4000多人次。

  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劳模的“民”含量迅速上升,这也与其经济贡献、创新投入和社会影响力密切相关,反映了温州民营经济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不可替代作用,以及社会对劳动者贡献的认可导向。

  专家观点

  温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温州市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张小燕认为——

  企业家群体在劳模评选中的突出表现,和民营企业在新质生产力培育中的关键作用相吻合。劳模群体的结构性变化,有如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晴雨表”。入选劳模的温州企业家多来自数字经济、新能源、智能装备等新兴产业,和民营企业在新质生产力培育中的关键作用相吻合。

  企业家群体在劳模评选中的突出表现,和企业家群体的特质相契合。劳模评选标准向“创新型、技能型、贡献型”倾斜,这与企业家群体的特质相契合。

  企业家群体在劳模评选中的突出表现,和民营经济主战场与劳模孵化池相重合。彰显了市场对创新价值的认可,这种劳动者价值评判标准的进化,正在重塑整个社会的奋斗坐标。

  总之企业家群体在劳模评选中的突出表现,是民营经济与时代需求同频共振的缩影,折射出我国产业升级与人才价值重构的时代进程,表明劳模评价体系的现代化转型。

  原标题:民企为何盛产劳模?从温州看劳模含“民”量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