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潘旭婷通讯员葛主铨
当台风的嘶吼撕裂云层,当浑浊的洪流在河道里奔腾成失控的野马,当少年的呼救声被风雨揉碎成微弱的泡沫——一道身影却逆流跳入,冲向那片吞噬生命的漩涡。
后来人们才知道,他是黄坛派出所辅警徐存辉。那天滚水坝下的漩涡深不见底,水下暗礁像潜伏的刀刃,而他扑向少年时,身上的救生绳刚入水就被冲得绷成了直线。“我就想着不能让水把孩子卷走。”事情已经过去了两年,回忆起当初的场景徐存辉很平静,仿佛那场与死神的搏斗,不过是踩过了一道深一点的水洼。
纵身漩涡化身生命锚点
二十多年街巷里的步履,踏碎过多少晨曦与暮色;而那个台风天的纵身一跃,让急流记住了:平凡的坚守里,藏着能劈开黑暗的光。
2001年,徐存辉自部队退役后就成为黄坛派出所的一名辅警,每天穿梭于街巷村庄,治安巡逻、户籍业务办理、纠纷调解……从凌晨守护街角安全到深夜处置突发警情,徐存辉像众多协警一样,一直在一线默默扮演着“平安摆渡人”的角色。直到2023年7月28日,他纵身一跃在漩涡中勇救落水少年的事迹被各大媒体争相报道后,徐存辉这个名字才被更多的人知晓。
当天登陆福建的第5号台风“杜苏芮”强度虽降为了强热带风暴,但带来的大范围强降雨仍在影响宁海。已经在外巡逻了一整天的徐存辉和同事何日威、张耀看着渐渐暗下来的天色,还是不放心,又穿上雨衣到危险水域去巡逻。
当大家巡逻至黄坛镇五兴村魏家河道,徐存辉从一位老人口中得知下游还有两个孩子。徐存辉惊出了一身冷汗,劝离老人后赶紧跑过去一看:两名少年被漩涡裹挟得上下翻滚,其中一人死死抓住水中植物,另一个则在离岸十余米的坝体下沉浮,湍急的水流形成一个直径数米的漩涡,每一次沉浮都可能将少年卷入深水区。
“快!联系支援!”徐存辉大吼一声,率先冲向岸边。同伴何日威情急之下用手肘击碎救生设备箱玻璃,顾不得受伤的手肘,马上将救生衣、救生绳塞给徐存辉。此刻堤坝上的积水已漫过膝盖,水流冲击力如同奔马,而少年的呼救声正被风雨吞噬。
徐存辉迅速穿戴好救生衣,绑好救生绳,拎着救生圈就冲下了堤坝,何日威和张耀则在岸边紧紧拽住救生绳。虽然水流湍急,脚步很难迈开,徐存辉还是以最快的速度朝着身陷漩涡的少年前进。此时,闻讯赶来的支援力量也到达现场。
到达少年上方位置并确认少年的安全后,徐存辉一边告知少年注意接收救生圈,一边将救生圈投向少年所在的位置,但是救生圈却被翻腾的漩涡给卷走了。眼看着天色暗下来,孩子仍在漩涡里上下沉浮,徐存辉顾不得危险,整个身子往前扑过去,还没等他抓到少年,水下激流就将他和少年冲开了。
“再遇这事,我还是会跳”
漩涡像一个巨型的口子,一口又一口将身影吞没。窒息感像无形的网,勒着胸腔,连呼吸都成了破碎的星子。
湍急的水流,一个挨着一个的漩涡,徐存辉奋力游向不断沉浮的少年,一次次地接近,又一次次被漩涡阻隔。在这个过程中,他身上捆绑的救生绳也不堪压力被冲断。
抓住水生植物等待救援的少年所处位置水流相对平缓,水位也较浅,后续救援人员入水后,很快将该少年救上岸。
此时,何日威带着救生圈和长棍也试图逆流前往徐存辉他们所在的位置,但是由于水流过急,阻力很大,而且水深处脚踩不到地,前行非常困难,看似不远的距离却无法到达。堤坝上,随着水流愈发湍急,为了防止救援人员意外落水,众人拽着救生绳保持间距,一边艰难地向落水人员位置移动着,一边呼喊着落水人员尽力朝水流相对平缓处游。
当后续人员赶到少年被困地点上方位置时,看到受困的少年在两个临近漩涡的挤压下,已被甩出漩涡,随着水流漂向下游。浸泡在水中准备救援的蔡华俊、何日威等人随即将该少年接应上岸。后经检查,两位少年均无大碍。
然而,下水救人的徐存辉因激流裹挟仍未脱困。绑着救生绳的同事解下绳子,开始向徐存辉抛投,经过多次的抛投,徐存辉终于抓住了救生绳,后在大家的合力下被拽上岸。然而因为长时间呛水,徐存辉已经肚子鼓胀、失去意识。
被送到医院的徐存辉在重症监护室住了一周左右,后来又转到普通病房住了一个多月。“现在想想还是很后怕,不过如果再来一次选择我还是会跳下去救人。”徐存辉说,在这个岗位就要把老百姓放在第一位。
两年前监护仪的滴答声早已远去,他腰上被急流拍打、在水中磕碰的后遗症还在隐隐作痛,那些在重症监护室里模糊的日夜,那些被医生反复叮嘱的“凶险”,都抵不过少年平安回家的消息。“穿上这身制服,就揣着份放不下的牵挂。”
他摩挲着辅警证件,指腹划过照片上年轻的自己,仿佛看见二十多年来每个穿梭在街巷的清晨与黄昏——原来所有看似本能的勇敢,早已在日复一日的守护里,长成了刻进骨子里的担当。
涟漪散去依旧在路上
漩涡里的壮举随涟漪散去,街巷的晨光依旧爬上他的肩头,那些重复的脚步里,藏着比瞬间闪耀更绵长的温柔。
在黄坛派出所,对徐存辉的采访不时被各种工作指令打断。“徐哥,大厅接待帮忙盯一下,我去趟卫生间!”“好嘞,放心去!”“徐哥,有人报警发现毒蛇!”“收到,马上到!”面对这些琐碎又紧急的任务,徐存辉早已习以为常,他说:“我们的工作就是这样,哪里有需要就往哪里去。”
谈及抓毒蛇是否接受过专业培训,徐存辉笑着说,这是小时候跟着爷爷学的本事,后来在日常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处理起来也就越来越熟练。
在单位,徐存辉是出了名的认真实在。参军时他是优秀士兵,加入警队后又多次获评优秀辅警,无论在哪个岗位,他都全身心投入,尽职尽责。作为所里协辅警队伍的“老大哥”,他总是主动请缨值班、抢挑重担:“我是党员,又是副队长,多担当是应该的。”在户籍管理、值班巡逻等工作中,他始终以身作则,潜移默化中带动着队员们纷纷向他看齐。
“看到群众有危险,肯定要往前冲。”这是徐存辉的本能选择。一句“这是应该做的事”,不仅让群众倍感安心,更道出了他作为基层警务工作者守护群众的坚定信念,成为他始终恪守的从警信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