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新闻 > 浙江 > 温州

“小切口”破题 温州4个项目列入省教科人改革试点

日期:2025-07-08来源:温州天气预报作者:温州大学瓯江学院

  温医大与瓯海区共建中国基因药谷,加快推进“生长因子之城”建设。汪国顺摄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陈科明教授依托科技成果“双榜制”改革项目,帮助企业完成“自动调压器”研发项目。乐清市科技局提供

   以“小切口”改革,强力撬动创新“真突破”。近日,浙江省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任务专项试点项目公布,其中由我市相关单位实施的“聚焦细胞生长因子构建产学研医一体化生态”“立足‘三特’优势,打造地校桥接跨域技转新模式”“强化‘三个机制’推动智能电气产业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一体”“浙江省应急安全人才供给机制改革”等4个项目入选,入选数并列位居全省第二。

  据悉,此次全省在高层次人才有序流动、高校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科创平台评价和支持机制等9个方面确定39项试点。

  产学研医一体化为“生长因子之城”注入动能

  在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变革的背景下,提升高校科创与成果转化能力是激活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温州医科大学李校堃院士团队长期深耕生长因子研究,成功研发全球首个FGF再生修复新药,先后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等4项国家科技奖,形成完整研究链条;同时与瓯海区共建中国基因药谷,招引300多家企业、在孵400多个药械管线。温医大附属医院创伤修复科推动临床与科研对接,为产学研医融合奠定基础。

  为此,温医大以细胞生长因子为突破口,依托“细胞生长因子药物和蛋白制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科创平台,通过深化校企协同、完善转化体系、强化人才引育,破解高校“重科研轻转化”瓶颈,构建“教育-科技-产业”一体化生态,形成“高校主导创新、企业承接转化、临床验证迭代”的产学研医协同新模式,打造“基础研究-技术攻关-中试熟化-产业落地”全链条创新模式,为温州“FGF+(生长因子)之城”建设注入核心动能。

  “着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高校赋能产业创新发展标杆。”温医大有关负责人表示,为了推进该项试点落地,该校将加快打造高能级科创平台,强化核心技术攻关;创新校企合作模式,推行“科技副总+产业教授”双轨制,试行成果转化“先用后转”,畅通成果转化通道;构建一体化人才体系,引进产业科学家,推行校企双聘,强化创新智力支撑。

  探索跨域技转新模式 促成超百件高价值专利交易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联合龙湾区人民政府等单位实施“立足‘三特’优势,打造地校桥接跨域技转新模式”改革试点项目。该项目立足专业特色优势、国内特色资源、龙湾区特色产业,充分发挥本地高校更懂本地产业的优势,创新构建以在温院校为媒介的跨域技转服务新模式。通过与地方政府、大院名校以及本地龙头企业紧密合作,共建北京科技大学温州技术转移中心等技转平台,以本地化产权评估与风险投资进一步完善创新链技转服务体系,显著降低科技成果异地转化成本。通过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动产教融合联合育人、科创平台引技引人、产业企业精准用人,推动区域产业升级。

  “在全省率先探索跨域技转新模式,打造高职院校服务民营企业技术改造升级的样板。”浙工贸有关负责人介绍说,该校与北科大、吉大等共建本地研发与技转中心9个,联合世界500强企业杭钢集团牵头发起全国金属新材料行业共同体,与温州湾新区(龙湾区)共建省内第一个市域产教联合体,5个校企联盟已集聚院所超50家、企业近300家,储备技术成果771项。目前该校初步形成从需求挖掘到应用评价的全流程技转一站式服务体系,累计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325项,促成专利交易385起,其中高价值专利超百件。

  强化安全防线支撑 打造应急人才供给新模式

  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联合浙江省应急管理厅等单位,实施应急安全人才供给机制改革,聚焦教育链、创新链、人才链三链融合,统筹推进梯次化人才储备、贯通式教育平台建设与实战化技术协同创新,构建与复杂风险形态动态适配的应急安全人才生态体系,破解应急安全人才供给结构性矛盾。

  “为高水平应急安全治理提供人才支撑,打造具有浙江特色的应急安全人才供给新模式。”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有关负责人介绍说,该项试点以AI技术为支撑、以风险场景能力图谱为牵引,以多层级高校为载体,以教科人一体化体制机制创新为抓手,实施紧缺人才定向扩容、专业能力进阶培养、科技创新与实战融合等改革任务。

  升级智能电气产业 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齐头并进

  乐清电气产业集群是全国唯一以县域为主导的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如何进一步擦亮“国字号”产业高地金名片?乐清市强化“三个机制”推动智能电气产业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一体机制改革试点,聚焦企业主体创新,以高端人才引流和平台质效提升为抓手,实施科技成果“双榜制”,设立“企业技术需求榜”和“高校成果供给榜”,一体推进企业需求和高校供给深度融合;实施“科技副总”政企联动揭榜制,采用企业与人才面对面洽谈、双向选择的形式,实现人才与企业精准匹配,一体推进产业战略和企业研发深度融合;实施科创平台项目拨付制,推动“财政运行经费补助”向“科技项目经费补助”模式转变,一体推进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深度融合。

  “每年投入2000万元支持试点,确保改革落地释放红利,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乐清市科技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通过迭代实施“三个机制”成效初显。目前,企业技术需求榜已累计发布84项,高校成果供给榜已累计发布75项,促成技术合作48项,达成技术合同金额748万元。累计选派科技副总82名,承担省、市级重点研发项目15项,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70余项。

  “强化问题导向,全力推进改革攻坚,做好试点项目落地的‘后半篇文章’,打造教科人一体改革样板。”市委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委员会办公室(市科技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据悉,为激发创新创造活力,今年我市围绕重点领域,梳理深化29项“小切口”科技体制改革重点任务,加快推进创新温州建设,做深做透“两篇大文章”。

  原标题:温州4个项目列入省教科人改革试点

  “小切口”破题关键处发力

  记者周大正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