靛蓝色的染料在白布上晕染开,波兰小朋友举着刚完成的扎染方巾,眼睛亮得像缀满星光:“快来看,折叠的地方居然出现了雪花纹路!”旁边力洋镇的学生们也小心翼翼解开捆扎的棉线,青蓝相间的螺旋花纹在阳光下泛着微光,煞是好看。
国有界而文化无疆。7月6日,17名波兰小诗人与13名力洋镇学生,通过非遗扎染技艺的指尖碰撞,开启了一场跨越国界的文化交流之旅。据悉,此次波兰小学生来宁波是参加由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国际教育学院主办的2025“中波青少年海丝文化”暑期研学营。2024年,习近平主席访欧期间提出“未来3年欧洲青少年来华交流规模翻一番”重要倡议。为进一步扩大中欧人民特别是青年一代交流,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牵头执行“青年使者交流学习计划”。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积极参与该项目,依托外国语学院浙江省语言文字推广基地、波兰研究中心师资团队,精心设计2025年“中波青少年海丝文化”暑期研学营,邀请波兰青少年来校交流。这场由省语言文字推广基地、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县侨联及力洋镇联合举办的活动,作为2025华文国际童诗交流大会的子活动之一,以靛蓝与白绸为媒,让童诗与染布共同成为连接东西方文明的桥梁。
来自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的刘翠萍与邵月云两位老师带着两国孩子步入扎染艺术的奇妙世界。在靛蓝与白绸的奇妙碰撞间,波兰小朋友Jagna满脸兴奋地展示着自己的作品:“这是我第一次接触中国传统的扎染技艺,它就像魔术一样神奇。我会把它带回波兰,与家人一起分享!”
午后,孩子们在讲解员沙丽娜与雪野老师的带领下游览了力洋古村。力洋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国传统村落、浙江省历史文化名村,拥有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19座和剪纸、舞龙舞狮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青石的斑驳,在讲解中化作了诗歌的意象,波兰小朋友不时停下脚步记录灵感。市级文化特派员黄小华表示:“力洋古村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童诗绘’活动的完美融合,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国际交流中焕发出新的活力与光彩。”
参观结束后,在雪野老师的引领下,童诗课堂开启。孩子们以手中的扎染作品为灵感源泉,用充满想象力的笔触,纷纷写下属于自己的诗篇。波兰学生Julia眼中闪着兴奋的光芒:“今天的‘童诗绘’活动特别有意思,我们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创作。”活动现场,不同语言的诗歌声此起彼伏,孩子们的笑脸与温暖的氛围交织成一幅动人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