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深化“五大革新”全面建设“三万三城”
记者周韵健通讯员钱卓飞
当前,我县正处于汛期,并将进入“七上八下”防汛关键时段。建好水利工程,是防台防汛的重要措施。县水利部门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抓牢抓实海塘安澜工程,全力破瓶颈、抢时间、抓进度,不断刷新项目建设“进度条”,推动“海上长城”加固、延伸、织密,坚决筑牢高标准御潮防灾体系。
近日,在海塘安澜工程的子项目——旗门塘除险加固及提标工程施工现场,记者看到,塘外,施工人员正在理砌抛石,加固塘脚及泵站出水口;塘内,捆扎钢筋、安装模板等工序有条不紊,强排泵站施工加速推进。远远望去,这条自北向南筑起的“安全屏障”已基本成型。
据悉,旗门塘除险加固及提标工程主体工程由海堤、水闸、泵站三部分组成,主要保护对象为西刘村、东岙村及旗门港围区,保护耕地面积约2500亩、水产养殖面积约3500亩。建成后,外海侧设计防潮标准为50年一遇,内河侧设计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同时,通过建设沿塘绿道慢行网络、车行交通网络,提取历史文化元素建设各美其美的文化长廊,充分展现海塘生态景观形象,打造一条保卫“蓝色粮仓”、守护“渔光灯火”的海湾风景线。
“我们正在新建强排泵站,建成后排涝能力能达到每秒30立方米。”该项目施工负责人史俊杰表示,目前,约1.2公里的海堤防浪墙已基本完工,具备防潮功能,重建的水闸已经结顶,泵房主体工程将于7月底完工,整个项目已完成总体进度的80%。
该项目的全速推进,是我县狠抓海塘安澜工程的真实写照。据了解,我县现状一线标准海塘共50条,总长126.1公里,形成西店保护区、涨家溪保护区、国华电厂保护区等九个闭合区。全县海塘已建成运行近20年,由于海塘沉降、开裂等原因,降低了海塘防御能力。为此,我县在全省率先开展以“安全+”为理念的海塘安澜工程建设,聚焦建设高标准高等级海塘和智慧海塘目标,坚持问题导向,强化隐患源头管控,全面消除海塘安全隐患。
截至目前,我县已开工建设36条海塘共65.624公里,累计完工28条海塘共44.51公里,完成投资约10.5亿元,累计开工长度全市排名第一。按照施工计划,到2025年底,全县计划完成海塘安澜工程54.16公里,全面消除海塘安全隐患。至2030年,计划建成高标准高等级、智慧型海塘126.1公里,构建长治久安、生机盎然、价值多维的现代化海塘体系。
县水利局副局长金军洪表示,水利部门在紧盯节点、抢抓进度,推动项目提速增效的同时,一方面深度融合河长制、滩长制,开展沿塘岸带环境整治行动,美化海塘生态;另一方面系统推进文化融塘,展现“渔港风情”“沧海桑田”等沿线海塘文化特色,让海塘成为乡村振兴的“风景线”和“共富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