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7月8日讯(记者 李娇俨)盛夏的浙江美术馆,“铸脉:浙江雕塑百年”展览现场,一件以密集柱状玄武岩奇观为托体象征的雕塑作品吸引众多观众驻足。这件由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著名雕塑家杨奇瑞于2024年创作的《百年雕塑》,既致敬中国雕塑百年来砥砺前行、坚韧不拔的艺术精神,也是当下多元艺术生态的生动写照。
浙江是中国美术重镇。20年来,在文化精品工程的丰厚滋养下,浙江美术结出累累硕果。在中国画方面,2009年首届“中国美术奖”评选时浙江获奖数量占全国五分之一。2024年,浙江又在第四届“中国美术奖”评选中斩获了4金1银3铜的喜人成绩,金奖数量位列各参展省(区、市)第一。
20年来,在各级各类重大历史题材创作工程中,浙江美术工作者成绩优异,精品迭出。从“全国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美术创作工程”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美术创作工程”,奠定了浙江作为中国主旋律绘画的主力军地位。共有33件浙产精品被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永久收藏并展出,入选数量位列全国之首,其中,巨型雕塑作品《攻坚》矗立于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西广场。这些浸润时代精神的精品力作,不仅镌刻在浙江美术发展的里程碑上,更树立起中国美术创作的时代标杆。
2014年,浙江启动“百年追梦”浙江美术创作精品工程,至今已举行4期,共推出101件作品,以美术形式回顾历史、烛照当代,描绘时代画卷、塑造英雄群像,展现中华历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
浙江美术界绽放朵朵艺术之花,深层动力来自全省对重大题材创作和人才培养的重视。通过设立浙江文化艺术发展基金等方式,浙江厚植一流的文艺土壤、营造一流的创作生态,培育、吸引全国顶尖文艺人才到浙江创作。艺术家们或团队协作,或以老带新,以创作促学,良好的创作氛围在全省蔚然成风。
为给攀登艺术高峰的创作者们保驾护航,省美术家协会组织协调创作者深入基层和生产一线采风,为他们创作表现时代、讴歌时代的优秀作品搭建平台。第4届“中国美术奖”中国画金奖获得者沈晓明,多次到建设工地、生产劳动最前线同一线劳动者攀谈交流,了解他们的生活经历和喜怒哀乐,创作了大量速写作品,最终打磨出兼具人民性和时代性的中国画佳作《金色土地》。
美术彰显浙江魅力。杭州第十九届亚运会期间,“龙翔亚运舟竞瓯海”中国龙舟文化主题艺术展、“浙里石榴红共绘亚运梦”民族(农民)画长卷展览等受到海内外来宾欢迎,开幕式、闭幕式上的水墨丹青,以文化风采赋能竞技舞台,让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和观众在赛事之余,感受艺术与体育交融的和谐乐章。
引领时代风气,吹向前进号角,越来越多优秀的美术作品正在浙江涌现,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