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5月19日讯在汽车厂见证一辆车的诞生、去饮料厂DIY一杯饮品、去印刷厂体验活字印刷……眼下,随着文旅热不断升温,由工业与文旅碰撞产生的工业旅游成为另类新风潮。
工业旅游,指的是基于工业遗产、工业博物馆、现代化工业企业等资源发展旅游业,如企业以生产车间为核心看点,向公众开展游览、体验、购物等活动。作为跨界旅游的新赛道之一,工业旅游可让游客近距离观摩生产过程或体验制作产品,因而吸引不少客流。
在浙江,传统车间如何转变成新风景?在“5.19中国旅游日”前夕,记者走进企业探寻答案。
走进工厂,看什么?
走进浙江太古可口可乐饮料有限公司打造的“透明工厂”,“工业魔法”正在各个环节上演:瓶坯吹制成型、冲洗灌装、自动化加盖……机器忙碌间,一瓶瓶熟悉的可乐就此诞生,这是浙江太古可口可乐生产车间里的一幕。
眼下,隔着玻璃幕墙,这样的全自动生产线已作为公司打造的工业旅游路线之一,成为参观者看到的一处“风景”。
“我们的工业游涵盖可口可乐博物馆和生产车间,博物馆通过展览、互动体验展现可口可乐的文化,生产车间则能一目了然看到可乐的生产过程。”浙江太古可口可乐媒体经理陈珊珊介绍,这一路线吸引了不少学校、周边社区受众参观,其中暑假是参观高峰,一场90分钟的游览,暑假公司每天要接待3-4个参观团队。
游客到此看什么?“同座工厂,不同年龄能看到不同风景,我们有很多二次、三次来参观的受众。”陈珊珊透露,不少人为企业文化而来,但不同群体有着不同的理解,有小学生被新奇所吸引,有大学生热衷于研究其中的艺术设计,也有人为情怀和食品安全而来。
距此5公里之外,九阳的工业游则颇具“烟火气”。工作日下午,同样位于钱塘区的九阳创意工业园内飘出阵阵香味。
走进其品牌体验馆二楼的太空厨房,来自钱塘区景苑中学的10多名八年级学生,正分组站在料理台前尝试烹饪,讲解教师穿梭在灶台间进行指导,不时作出提醒。这是景苑中学开设的走进工厂的实践课之一,也是九阳工业游的一道环节。该校带队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师丁玉石告诉记者,在这里,孩子们可以体验古今不同的研磨方式,大家既能了解营养知识,又能在制作中沉浸式感受到科技魅力。
在浙江,像这样的工业游还有不少选择。在有着数百年采炼矾历史的温州苍南矾山镇境内,曾经的炼矾车间变身“矾客工厂”,在这,游客可以体验矾艺手工制作,也可以探寻过去的时光;在浙江印刷集团工厂,游客可亲眼见证一本课本的诞生,也可通过活字印刷、图书装订体验背后的工艺;在德清的欧诗漫珍珠文化园,游客走进企业参观生产加工的同时,能体验动手开贝采珠的乐趣……各地的“工业+旅游”正在进一步升级。
打开厂门,为什么?
感受企业文化、观摩生产车间、上手体验产品制作,在当前的浙江,不少工业企业正打开厂门迎接好奇而来的游客。
从承载着生产任务的忙碌车间转至游客眼中的流动风景线,企业为何纷纷选择打开厂门、面向游客?
在九阳品牌体验馆的一楼,陈列着九阳的豆浆机、电饭煲等家电产品,这里是九阳工业游线路的最后一站,游客在此参观完毕后,不少人会选择挑选购买产品,实现了“边产边销”。
“工业旅游能够让用户亲身感受到品牌的核心技术,我们在这方面设计了亲子体验、研学实践、商务游私人定制等4类内容,游客走进工厂参观、上课、体验后,可了解饮食知识、体验我们小家电的魅力,会对企业的印象更为深刻。”九阳工业旅游负责人孟蕾告诉记者,今年以来,九阳已接待了游客约2万人次,这一路线不仅为游客带来了趣味十足的实践体验,也为企业增设了一大消费场景,成为企业品牌宣传的重要窗口。
“可口可乐作为饮品,食品安全是排在第一位的,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透明生产线,让消费者见证每瓶饮料的诞生,让他们喝得放心。”陈珊珊向记者透露,让公众来“监督”安全生产,是企业开放生产车间的主要考量。此外,打开厂门,也让企业文化、理念展示和输出有了更加生动的方式。
面对即将到来的暑期研学热潮,可口可乐的开放内容也在持续升级。除经典的可乐文化、生产线观摩外,今年,公司正计划与相关部门联合打造“无废城市”主题宣传。“我们会通过太阳能屋顶、中水再利用等内容的展示,让参观者了解无废工厂的知识,以及如何在生活中减少碳排放等等。”陈珊珊介绍。
既能宣传品牌文化,又能带来经济效益,这种开放共赢的模式,吸引着浙江工业企业走上特色工厂游之路。统计数据显示,去年,浙江工业旅游量已突破600万人次。以嘉兴的歌斐颂巧克力小镇为例,其贯通巧克力全产业链的参观路线,“五一”假期吸引了游客超5万人次。
敞开大门,缺什么?
“一杯牛奶如何诞生?方便面是否真如传言般不健康?让游客在工厂中找到答案,比广告更具说服力。”在浙江省旅游协会工业旅游分会会长、浙江工商大学文化和旅游创新发展研究院院长易开刚看来,这是工业旅游之于游客的魅力所在,而对于企业而言,工业游通过展示、互动体验增强了用户黏性。
易开刚告诉记者,当前,浙江工业旅游分为两大模式,一类以工业遗产为依托,如温州矾矿遗址、杭州杭钢公园等,通过活化历史场景打造文旅IP;另一类则基于现代化生产车间,开放产品展示、文化体验、流水线参观等环节,拉近消费者与企业的距离,譬如农夫山泉千岛湖基地、九阳创意工业园等,让游客直观感受“智造”魅力。
从省内来看,目前,杭州、宁波、湖州等地工业旅游发展势头较猛,以杭州为例,其工业旅游涵盖食品饮料、智能家电等多领域,年接待游客量也在稳步增长。
从“厂区”转变为“景区”,工业旅游为游客和企业提供了新选择,也进一步带动了城市文旅相关产业发展。不过,易开刚坦言,尽管企业正向公众敞开大门,但对比青岛啤酒等业内标杆,浙江工业旅游在产品设计、市场普及、服务水平等方面仍有一定差距。
“目前我们企业工业旅游服务水平参差不齐,总体来说产品的吸引力还比较弱。”在他看来,工业旅游不是简单的“敞开大门”,而是企业产业链的延伸,需要企业讲好品牌故事,更需要情感链接和更多场景落地。
如何让“敞开的大门”吸引更多游客?
易开刚认为,政府可加强政策鼓励和引导,推动工业旅游规范化,提升游客的文旅体验;企业则需突破“参观式”传统模式,提高在产品、业态、服务等领域的创新能力,譬如借助AI等新技术开发更多体验场景,加快助力生产线变“风景线”;此外,市场培育亦是推动工业旅游蓬勃发展的重点,“现在说起旅游,大家想到的还是到一些生态环境好的地方,比如生态游、乡村游等等,我们需通过各类渠道和形式,提升大众对于工业旅游的认知和接受度。”他表示。
针对工业旅游热潮,浙江也正在大力推动工业旅游规范发展和提质升级。易开刚透露,目前浙江已启动工业旅游基地的分级标准制定工作,在核心吸引力、产品体系、旅游服务等方面对省内工业旅游基地提出了具体要求,同时计划参照旅游景区质量等级划分,将这些基地划分为5A、4A和3A三个级别。
当传统工业企业敞开大门迎来游客,这片“新蓝海”不仅重塑着受众对于现代工厂的想象,也将书写“浙江智造”与文旅经济的融合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