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场哨响,坐了一万四千多观众的首都体育馆成了“图书馆”,让场上浙江广厦队员的欢庆场面显得格外热闹。胡金秋、朱俊龙、孙铭徽们一个个掩面而泣。
2024-2025赛季CBA总决赛大幕落下,浙江广厦第一次举起职业篮球联赛的奖杯。为这一天,广厦篮球等了二十年,而杭州和全浙江等了三十年。1995年CBA联赛拉开大幕,浙江队就登台亮相。最近七年,浙江稠州和浙江广厦四次进入总决赛,直到今晚,才梦想成真。
一
故事要回溯到2005年的那个夏天。沈部男篮南下杭州,换装成浙江广厦男篮俱乐部,主场落户体育场路上的杭州市体育馆时,杭州正从西湖时代向钱塘江时代进发。对杭州人来说,这支陌生球队让生活又多了一抹色彩。联赛季里每周两个晚上,体育场路道路拥堵,体育馆外黄牛举着一刀刀的球票向路人热情吆喝:球票要哦?
对草创时候的广厦队,大家并没有太高的期望值——浙江的篮球基础不强,杭州球迷的热情有限,这座城市已经有一支职业球队——浙江万马(现在的浙江稠州俱乐部)。每年两度德比战,场上球员有点火星,场下球迷有点口水,仅此而已。
外界不知道的是,广厦俱乐部在悄悄下一盘很大、很长远的棋。“体育是城市文明的温度计。我们想为这座城市种下一棵参天大树,早日登顶CBA巅峰。”他们在城北建起了训练基地,慢慢搭起了青训体系。
孙铭徽、胡金秋、朱俊龙、赵嘉仁嘉义兄弟们,是广厦篮球的第三代,全部是城北的广厦青训出产。他们初中毕业后从五湖四海来到杭州,经过五六年以上的雕琢打磨,走向职业赛场。
在CBA人才流动松动、金元篮球抬头的今天,广厦队那些年下的笨功夫,被证明是大智慧,当年的异类,今天是清流。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眼下想在人才市场招摹胡金秋、孙铭徽级别的球员,转会费和签字费动辄上亿,而广厦每年两千万以上的青训投入,类似小企业把利润的两成以上拿去搞研发。民营俱乐部没有省运会、全运会任务,没有同行像广厦这么干的。有些省队打全运会、三大球运动会,还来广厦借兵呢。
广厦篮球的坚持,也曾遇到考验。球队核心球员因伤赛季报销,屡屡冲击顶峰失败,管理层曾收到很多建议:“不如卖了球队换钱”,“反正浙江人不看篮球”,但广厦没有动摇。
二
跟广厦队球员和教练聊天,他们很感激的是,俱乐部的管理运营独立,球队的技战术事宜受到尊重,从挖掘青少年苗子到内外援引进,都交给俱乐部专业人士。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办,在欧美成熟的职业体育圈是常识,但被国内很多职业足球和篮球俱乐部看成是天方夜谭。
CBA里,像广厦这样有完整青训体系和训练基地的俱乐部不多,把产品主义和工匠主义精神做到极致的民营俱乐部更是凤毛麟角。
CBA版图里,广厦是小本经营,勤俭节约型,一年投入1.2亿,亏损6千万左右。去年有东阳光的3千万的冠名,今年东阳光冠名当地的广东队,广厦队变身浙江方兴渡,方兴渡是投资人自己的项目,事实上是裸奔。
广厦俱乐部的管理和球队竞训的专业性和职业化程度,堪称CBA的典型。把钱花在刀刃上,是他们一以贯之的理念。他们聘请过的主教练,王非、李春江,都是中国篮坛的功勋名宿,聘请的外援里,有掘金队首发钱德勒,CBA历史上的外援顶配。
广厦俱乐部在球员转会市场上有心无力,青训教练到全国各地搜寻网罗篮球苗子时,因为球员的晋升通道、球员退役和读书等出路保障上,广厦没有优势。
但以这样的背景,广厦队打造出了浙江大地第一支冠军之师,孙铭徽是当今国内第一后卫,胡金秋是中国男篮最近十年最好的大前锋,朱俊龙是国家队可靠的侧翼三D球员。他们当年来到广厦训练基地的时候,孙铭徽最强项是扣篮,胡金秋瘦得像竹竿,双胞胎赵嘉仁嘉义被其他俱乐部拒之门外。
广厦球员来自五湖四海,首发阵容里没有浙江籍,也没有年少成名、天赋异禀的,他们的身体,技术,心智都是在杭州长成的。宝岛球员林志杰、刘铮、林秉圣,都是广厦球探像古玩爱好者在北京潘家园淘宝一样慧眼识才,当时他们的天赋和能力还不为人知。
广厦篮球的创业,类似改革开放后第一代浙商的创业,“四千”精神都是显著标识: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尝遍千辛万苦。初创阶段的广厦篮球,跟初代浙商的创业背景如出一辙。一缺技术,二缺资金,三缺人才,而敢于改革,善于拼搏、不畏艰险的品质,有初代浙商的韵味。
12下一页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