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开始,篮球“战火”在浙江人的朋友圈“燃”起。
“袜都”诸暨对阵“纺都”柯桥,拉开了“浙BA”(2025浙江省城市篮球联赛)的序幕。
在现场,和篮球一样精彩的,是兄弟间PK较劲的城市“梗”:“‘袜噻’诸暨,火力全开”“柯桥永不止‘布’”……这不仅是诸暨与柯桥之战,更是同山烧与黄酒的巅峰对决。
而这,仅是开始。作为浙江省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群众篮球赛事,“浙BA”将一直持续到2026年2月,全省11个市90个县(市、区)将蓄力出击。
这场由官方推动、奔着“全民覆盖、全民参与、全民共享”目标而去的盛大赛事,到底有哪些考量?
CBA夺冠后,群众体育何为
浙江篮球迷至今记得这个激动人心的瞬间:今年5月,浙江广厦问鼎CBA总冠军。
对此,浙江省委、省政府专门致贺电给省体育局并浙江广厦篮球俱乐部,肯定了浙江广厦篮球俱乐部“二十年磨一剑”,为浙江篮球事业争了光添了彩。同时,也希望全省体育工作者踔厉奋发、不懈进取,高水平建设体育强省。
浙江是体育大省。篮球文化,在这片土地上有深厚的积淀与传统。浙BA揭幕战所在的诸暨,就是一个缩影。
诸暨是全国首批、浙江省唯一的全国篮球城市,有着“无篮球,不诸暨”的基因。据《诸暨县志》考证,1911年之前,诸暨的新式学堂就开设有篮球课,是我国最早开展篮球运动的地方之一。
2020年以来的3个CBA赛季(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诸暨共承办800余场赛事,成为CBA历史上唯一一个同时承办全明星周末和CBA全赛季比赛的城市。
浙江首夺CBA总冠军的背后,有广泛深厚的群众体育基础。夺冠之后,怎样才能让这把篮球的火烧得更旺?
这些思考里,还藏着浙江对于振兴“三大球”的雄心。
早在2022年,国家体育总局与浙江省政府签署《关于支持浙江省体育领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合作协议》。《合作协议》明确六方面33项“加大支持”。其中就包括支持浙江积极组织参加、具体承办“三大球”城市联赛,创新组队和参赛模式,吸引更多城市力量参与体育事业。
今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浙江省体育局确定的今年要推进的9个方面重点任务中,推动“三大球”振兴发展,以及推动体育赛事融合赋能,都列入其中。
同时,“苏超”的出圈,也带给浙江思考。坐拥全国领先的县域经济、深厚的体育传统与高端的场馆资源,浙江如何打造属于自己的、“叫好又叫座”的群众体育赛事?
定位为业余赛事,注重彰显“群众篮球”“促进消费”“全民共享”的浙BA,可谓“来得正是时候”。
12下一页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