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202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在贵州贵阳开幕,这是我国唯一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国家级、国际性论坛。今年,浙江首次成为该论坛的主宾省,于5日至6日举办“诗画江南 活力浙江——在‘浙’里看见美丽中国”展览。
省生态环境厅生态处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浙江多年来在绿色转型中化解“成长的烦恼”,不断探索经济转型升级、资源高效利用、环境持续改善、城乡均衡和谐的发展之路,展览正是以浙江生动实践展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力量。
本次展览分为“护美绿水青山”和“做大金山银山”两个单元。走进展厅,实物展柜最先引人瞩目,《关于对浙江生态省建设成果进行认定的复函》展示了浙江建成全国首个生态省的成果;一座奖杯、一棵梭梭树模型、一张获奖证书,象征着浙江“千万工程”、蚂蚁森林项目、“蓝色循环”海洋塑料废弃物治理模式分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的历程,也代表了全民环保的共识和机制创新的活力。
图表显示,20年来,浙江深入打好碧水、蓝天、净土三大“保卫战”,地表水省控以上断面优良水质比例由2005年的49.8%提高到2024年的98.6%,设区市城市PM2.5平均浓度从2013年的61微克/立方米降至2024年的26.1微克/立方米;全面开展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水土保持率从2005年的87.50%跃升至2024年的93.32%。
展览还讲述了一段浙黔“绿色情缘”。2018年以来,浙江安吉县累计向贵州普安县、沿河县、雷山县捐赠“白叶1号”茶苗2295万株,种植面积达5200余亩。截至2024年,受捐地白茶年产值超3107万元,带动1.4万余人增收。“我留意到有一张安吉专家指导贵州茶农种植技术的照片,希望两地在生态农文旅方面多多交流经验。”在现场参观的贵州观众王女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