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新闻 > 浙江 > 杭州

江山拍到野外黑熊照片,一度“消失”的黑熊在浙江5地密集出没,说明了什么?

日期:2025-04-23来源:杭州学军中学作者:杭州地铁6号线

4月18日,江山仙霞岭省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从野外采集的红外相机中发现了一只黑熊,照片较清晰,这是2020年4月后江山第二次成功拍到黑熊。

江山仙霞岭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科研监测科科长余著成说,这只黑熊接近成年,估计闻到食物在快速地跑。

黑熊,学名亚洲黑熊,因面部似狗,俗称狗熊。它嗅觉和听觉很灵敏,爱爬树能游泳,顺风可闻到半公里外的气味,能听到百米之外的脚步声,但视觉差,故有“黑瞎子”之称。黑熊成年体重60-200公斤,它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华东地区少有的大型食肉动物,食性杂,不挑食,喜欢独居,黑熊寿命可达二三十年。

史料记载:黑熊自古在浙江分布,比人类还早,历史上杭州(富阳、淳安)、金华(浦江)、衢州(江山、常山、开化)、丽水(龙泉、庆元、遂昌、松阳)等地均有黑熊记录。

20世纪80年代,“活熊取胆”术发明后,大批黑熊遭到猎杀;20世纪90年代,偷猎黑熊行为常有发生,一只100多斤重的黑熊,卖到4000-5000元;加上森林植被大量砍伐,黑熊的栖息地不断减少。导致1999年后的较长时间里,浙江再也没有发现野生黑熊的照片。

2011年6月9日,浙江师范大学兽类专家鲍毅新教授利用红外相机首次拍到野生黑熊的照片,地点在开化古田山自然保护区。至此消失12年之久的野生黑熊重现江湖。

浙江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高级工程师金伟介绍,近5年来,黑熊在开化、淳安、遂昌、江山、常山等地保护区均被拍到,说明黑熊种群数量在逐步恢复。

从发现地点规律看,浙江黑熊总体呈现出以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为中心向外辐射,其核心区域种群稳定,外围区域不断扩大,这与浙江相继建立1个国家公园、9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6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及全省森林覆盖率提升、生态廊道建设及盗猎打击力度加强密切相关;同时随着野生动物调查监测深入开展,调查监测手段和技术不断进步,为发现更多像黑熊这样的珍稀濒危野生动物提供了重要保障。

金伟认为,浙江发现黑熊,从零星个体扩展到繁殖群体,是生态保护成效的直观体现,尤其与浙江深入践行“两山理论”、强化生态文明建设及森林资源保护密切相关。黑熊回归浙江,是生态修复与生态理念创新协同作用的结果。森林资源恢复提供了生存基础,保护机制遏制了盗猎与栖息地破坏,“两山理论”则赋予生态保护可持续动力,探索走出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更优路径,给大型兽类种群恢复提供“浙江样本”。

仙霞岭保护区有150台红外相机自动监测

以前,林业管理部门及科研人员要寻觅野生动物,办法有两个:要么以动物粪便、足迹为依据;要么扛上设备,翻山越岭,守候数月,可拍摄到珍稀野生动物的概率非常低。

从2009年起,浙江尝试在开化古田山、遂昌九龙山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配置红外相机(快报2009年作过详细报道),陆续发现了黑熊身影。

2018年以来,仙霞岭省级自然保护区配置了150台红外相机,覆盖了保护区6990公顷的重要兽道,一般安装在树上,高度根据动物体型调节。当有温度的物体进入红外线自动感应距离内,相机拍摄功能自动启动(启动时间为1秒钟),每感应一次自动连拍3张照片,然后停拍约10秒。相机上自带红外线照明,特殊的CMOS感光芯片可在全黑夜间拍摄,光线不足时拍成黑白图像,光线足够时拍成彩色照片。

红外相机每台采购价约2500元。具有防震、防水、防尘、防晒等功能。红外相机也有缺陷,就是它对外界反应过于敏感,稍微有风吹草动,也可能自动拍摄,浪费电池和SD卡容量。

一般情况下,保护区工作人员得每隔几个月上山一次,更换电池和SD卡。在浙江,红外线相机最怕雷击,这东西体积小,不好安设避雷装置。比如泰顺乌岩岭于2009年下半年安装了20台红外线相机,因为地处雷击区,能正常工作的只有3台。

综合多家保护区科研人员多年来的试验,目前,采用红外相机野外拍摄动物,成像照片概率只有5%,真正有用照片大概是1/500。

12下一页全文阅读
0相关评论

推荐文章